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胥扬 周敏 欧阳林 姚望)6月13日,是第15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汨罗举行“溯源汨罗江”诗歌采风活动的第二天。当日,采风团从汨罗市长乐镇回龙门出发,沿汨罗江溯源而上,来到平江县安定镇,寻访中华诗河里另一个名字。
汨罗江的独特,从破壁出世便不同凡俗。神州大地万千河流皆付之东流,她却冲出大山合围,追随太阳东起西落。2300年前,屈原怀石自沉殉国,身影没入清波,汨罗江便与屈原的名字一道载入史册。
汨罗江拥有一个诗祖屈原,又在1000年后,迎来另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诗圣杜甫。他晚年飘泊湖湘,追寻屈原的行迹,将一叶孤舟永远泊在汨罗江边。有诗云:“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诗祖和诗圣,将一条汨罗江辉映得流光溢彩。当日,迎着一河诗风,采风团拜谒了杜甫墓,追寻曾经行走在蓝墨水上游的先贤。
“呵壁问天舒愤懑,怀沙殉国表孤清。湘流滚滚埋忠骨,汨水滔滔作恨声”“一片丹心忧社稷,满腔热血恻黎氓。汨罗午日怀贤圣,湘楚端阳缅屈平”……夜幕低垂,坪上书院传来阵阵鼓乐,伴着铿锵鼓点,平江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钟志远和徒弟分饰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在屈子祠中相遇对诗,上演一出《屈祠仙圣对诗会》。

一条长桌,诗人、学者们分坐两排,摇着蒲扇,在夏夜观戏,看得津津有味。这出戏是钟师傅专为此次活动而创作,对的诗是师门口口相传下来的,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展示汨罗江畔悠久的文化。
“构思奇巧!通过皮影戏的形式,把屈原、李白、杜甫的诗歌精神更广泛地传播出来!”四川省作协副主席龚学敏对剧目赞不绝口。
夏夜,诗风从汨罗江面吹来,拂过荷塘,送到千千万万人的心里。
责编:刘嘉玉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一习话·迈向“十五五”|“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心相近|中埃携手,书写文明互鉴新佳话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联播+|以文明之桥 促中外相知
摘牌减负里的作风建设新成效(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主播说联播丨习近平主席接连两场会见,传递哪些重要信息?
加强经验交流 续写友谊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二十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引发两国人士热烈反响
下载APP
分享到